小米飄香,專家學者齊聚伊川話發展
2021年12月24日上午,2021年度全國谷子新品種新技術展示總結暨小米品鑒大會在伊川縣龍鳳山古鎮隆重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刁現民、河北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程汝宏、山西農業大學谷子研究所所長、教授郭二虎、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相關綜合試驗站站長、業務骨干及科研院所有關專家教授、餐飲界知名專家等齊聚伊川,品嘗小米,共議小米產業發展大計,共助伊川小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伊川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立足50萬畝富硒土壤優勢,把富硒小米作為特色主導產業,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目前已培育種植大戶1360個、加工企業25家,構建起了從育種、種植到加工、營銷的全產業鏈體系。伊川不僅是洛陽地區的小米優勢主產區,同時還獲得了農業部地理標志產品許可,入選了2020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因需施策創未來。2021年,伊川縣結合富硒功能農業發展定位和溝域生態經濟特點,以核心園區和示范基地建設為引領,著力建好省級優質谷子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呂店、白沙、江左、葛寨等8 個鄉鎮規劃谷子種植基地20萬畝,積極培育金粟、伊河橋、三康、紅谷源等谷子產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示范性帶動,標準化種植,規;洜I,培育谷子加工企業26個,日加工能力達500余噸,年加工銷售小米8萬噸,年產值達到6億元,帶動群眾增收達8000萬元。
本次大會設小米商品品質鑒定區和食味品質鑒定區,通過同一標準熬粥(熬粥設備同一、水質水量同一、下米量同一、開火控制及煮粥時間同一);由專家和評委對小米商品品質和食味品質分別進行品鑒、打分,小米品鑒綜合得分100分=小米商品品質得分40分+食味品質得分60分。
工作人員對得分進行匯總統計2021年以來,伊川縣助力谷子產高質量發展業,因地制宜發展伊川小米。一是傳統產業換新機。伊川位處全國小米主產區的最南端,較其他區域早上市15-20天,品質好,市場價較其他區域高出0.3元/斤以上,具有顯著的市場價值。截止目前,全縣共發展小米種植20萬畝,建成了呂店、白沙、葛寨三個核心示范區,建設小米加工企業25個,帶動鄉賢562人,建設家庭農場313個,年產值13.5億元,帶動就業80000余人。二是科技支撐添助力。聘請全國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刁現民、安陽農科院劉金榮、洛陽農科院王自力為技術依托,建立全國谷子新品種展示基地,篩選適合本地的谷子品種,把全國谷子產業專家齊聚伊川,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幫助企業不斷更新谷子專用機械,解決谷子種植過程中的間苗、除草、收獲等費時費力難題,獲得專利20余項,為谷子產業規;、集約化經營提供了技術支撐。
伊川農業農村局特聘請福來公司對小米產業進行調研、策劃,以地域價值+產品價值的形式,確定“伊川小米”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直截了當告訴消費者我們的產品,簡單易記。谷子收購價連續4年上漲超過10%,小米銷售價每年上漲超過20%,縣域富硒小米最高銷售價達到50元/斤。四是資源統籌全參與。龍頭企業做帶動,科技體系做支撐,土地集中經營做保障,通過推廣統一供種、統一耕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收貯、統一品牌管理的“五統一模式”,院?蒲谐晒俺晒D化有了基地,農民低成本種地、高收益,解放了生產力,企業減少地租支出、取得部分種植收益、獲得優質農產品,集體取得了土地量價與價差、增加了集體收入,各取所需,合作共贏。
未來,伊川縣將進一步落實好谷子產業發展規劃,建好管好谷子新品種展示區、新技術示范區,并逐步擴大展示面積,提高建設標準,為各位專家的科研與成果轉化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為伊川小米健康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種業和科技基礎;要管理好小米區域公共品牌,建好小米倉儲物流園、小米文化園,小米產業園,充分運用好河南省富硒農產品檢測中心,要充實農業技術服務隊伍,搞好技術培訓、技術推廣,業務學習,優選適宜我縣種植的小米品種,大力推進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搞好技術服務,讓“伊川小米”進入更多家庭,進入更多人的飯碗,為縣域經濟發展、群眾增收、鄉村振興做出新的貢獻,最終沖出河南,走向全國、全世界!(通訊員 姚向陽)